争则气郁不发于外,而寒热争焉,争甚则愤然而热,故寒已而外热作焉,斯乃寒热之理也。若风从南方来向中宫,为冲后来虚风,贼伤人者也。
近代针刺不传,而欲以汤药补偏救弊,调营卫而和阴阳,舍《金匮》其奚从焉观其重引经文云:阴气孤绝,阳气独发,则热而少气烦冤。项强者,颈硬而不能回顾左右者也。
烦为搅乱而烦,躁为愤怒而躁。若润者,甘温扶中。
凡服下药,燥屎已来,又得溏泄,此已解也。刺入三分,灸五壮。
其雄黄、朱砂细末如粉。然有汗后发热者,或表邪未尽,或里症已具,或邪在半表半里之间。
所谓躁烦者,先发躁而迤逦复烦也。 痢疾一证,古今治法非不廷璧琳琅,棼然几案。